2019年6月14日,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根據《內蒙古一機集團新建工業污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表》,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指南)、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提出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1.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本項目位于包頭市青山區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廠區內,主要為廠區內及集團各公司雨污水管道分流工程。項目新建廢水管網5084米及較少部分雨水、廢水管網分流改造,實現工業廢水到新建的管網,雨水管網為原有的管網,雨水和污水的分流。
2.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江蘇潤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完成了《內蒙古一機集團新建工業污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制,2017年6月15日包頭市環境保護局青山分局對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進行了批復,批復文件為青環報告表【2017】35號。該項目于2017年5月開工建設,全過程由包頭敬業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進行監理,現已建設完成并投入試運行。項目從立項以來無環境投訴、違法或處罰記錄。
3.投資情況
本項目自身屬于環保工程,總投資985萬元,全部為環保投資,故環保投資比例為100%。
4.驗收范圍
本次只對“內蒙古一機集團新建工業污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項目”進行驗收。
二、工程變動情況
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環評中規定建筑垃圾、廢棄土方等運送到當地規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場。實際建設中棄土方廠區西部低洼處填埋利用,少量的建筑垃圾統一運往公司845線垃圾場。
與環評及批復相比較無重大變動情況。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1.廢水
(1)施工期
施工期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試管水和施工設備沖洗等產生的生產廢水。施工人員雇傭當地居民,上下班可自行回家解決食宿,不設施工營地;管道新建過程中,生產廢水主要是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的試壓水及施工設備沖洗等產生的生產廢水,沉淀后循環利用。
(2)運營期
本項目本身屬于雨污分流環境保護建設項目,故營運期無環境保護措施。項目本身無新增污水產生,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可以有效實現雨污分流,雨水可以順利進入的雨水管網;生產廢水進入本公司廢水處理與中水回用站(此回水站已于2019年4月驗收完畢),處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排入集團廠區生活污水管網,最終進入北郊水質凈化污水處理廠。
2.廢氣
(1)施工期
施工期間土地開挖、回填、平整土地、材料運輸、裝卸等環節會產生揚塵,并實施灑水抑塵。在臨時堆土方場地,采用設檔防板作圍障或采用帶孔網覆蓋,抑制揚塵。
在施工時,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會排放尾氣,由于工程量小,施工期車輛及施工機械數量較少,且在開闊的環境中作業,稀釋擴散后對環境影響很小。
(2)運營期
本工程建設內容為雨污分流工程,營運期不產生廢氣。
3.噪聲
(1)施工期
本項目為一機集團內部的管網改造工程,管網施工兼在生產廠區內,施工場地噪聲對廠區的環境造成影響。在施工期,施工場地噪聲主要是施工機械設備噪聲、物料裝卸噪聲和車輛運行的輻射噪聲,施工階段一般為露天作業,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設置臨時隔聲板等降噪設施。項目施工機械施工噪聲具有間歇性及偶發性的特點,并且施工期相對營運期而言其噪聲影響是短暫的、暫時的,一旦施工活動結束,噪聲也就隨之結束。
(2)運營期
本項目為建設在地下的雨污分流管道項目,雨污水流動產生的噪聲極小,對環境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
(1)施工期
本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施工棄土、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
本工程挖方總量為10976.07m3,填方總量為10040.09m3,項目棄土為935.98m3,棄土方在廠區西部低洼處填埋利用。
生活垃圾在施工場地設置專用收集容器,集中由環衛部門進行清運處置。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砂石、廢物料、工件、廢棄管道等雜物,本項目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約10t。施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5%,排放9.5t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定點堆放,統一運往我公司845線垃圾場處置。
(2)運營期
本項目主要為環境保護雨污分流工程,項目自身不產生固廢,對環境影響較小。
5.生態環境
(1)施工期
主要生態環境影響主要是施工期的影響。本項目屬于短期的臨時性占地,而且施工地段大多屬廠區道路,在施工開挖過程中,會造成地面裸露,加深土壤侵蝕和水土流失。施工時采用合理優化施工,盡量減少占用土地;施工過程中,臨時建筑采用成品或簡易拼裝方式,減輕對土壤及植被的破壞。
(2)運營期
建設單位施工后對土地資源合理的利用;做了相應的植被覆蓋,臨時工程占地后及時將原來表土重新進行覆蓋,開挖回填后進行壓實恢復原狀。大大降低了臨時占地對環境的影響。。
五、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1.生態
建設單位施工后對土地資源合理的利用;做了相應的植被覆蓋,臨時工程占地后及時將原來表土重新進行覆蓋,開挖回填后進行壓實恢復原狀。大大降低了臨時占地對環境的影響。
2.污染影響
本項目本身屬于雨污分流環境保護建設項目,項目本身無新增污水產生,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可以有效實現雨污分流,雨水可以順利進入的雨水管網;生產廢水進入廢水處理回用站,處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此回用站已于2019年4月驗收完成);生活污水排入集團廠區生活污水管網,最終進入北郊水質凈化污水處理廠。
運營期廢氣主要來自路面起塵和汽車尾氣,運營后通過定期灑水,可以降低揚塵,減輕對大氣的污染。運營期產生的汽車尾氣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由于本項目為建設在地下的雨污分流管道項目,雨污水流動產生的噪聲極小,對環境影響較小。
項目自身不產生固廢,對環境影響較小。
本項目完善了一機集團的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保障了一機集團的生產能力。本工程為市政雨污管網及附屬設施建設工程,運營期一機集團的污水和雨水將有效收集和處理,水質將得到明顯改善。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并改善周邊水體水質。
六、驗收結論
根據《內蒙古一機集團新建工業污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表》和現場檢查,工程不存在重大變更,環保手續完備,技術資料齊全,全過程有監理公司進行監理,設計與實際情況一致達到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要求。驗收組經認真討論,一致認為“內蒙古一機集團新建工業污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項目”在環境保護方面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合格。
七、后續要求
定期對污水管網及污水檢查井及各處管線接口進行檢查,確保無滲漏情況發生。
八、驗收人員信息
驗收組成員名單見附件。
建設單位: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2019年6月14日